2019年8月8日 星期四

燕子口步道 2019-07-26




沿著中橫公路到達燕子口,立霧溪峽谷在此變得更狹窄了,從這裡向西延伸到慈母橋,是立霧溪峽谷最膾炙人口的一段。燕子口步道從燕子口到靳珩橋,途中可欣賞太魯閣峽谷、壺穴、湧泉、印地安酋長岩等景觀。
而靳珩公園是為了紀念中橫公路開闢期間,不幸犧牲的靳珩段長所建,公園中有靳珩段長塑像、合流工程處殉職員工紀念碑、及小型商店,而商店外的觀景平台,則是欣賞印地安酋長岩最佳的位置。燕子口步道可說是一條兼具地形、生態與人文特色的步道。資料來源:太魯閣國家公園官網


乘坐302公車,在燕子口站下車之後,便是步道的入口了。步道入口處,設有錐麓古道收費亭。進入錐麓古道必須登記且有人數限制,目前進入必須收費。



下方的橋為錐麓吊橋,上方則為尚未開放的山月吊橋。



還沒開放的山月吊橋,近拍一下。







燕子口的壺穴
燕子口對岸山壁有許多洞穴,這即是「壺穴」,是燕子口最具特色的地形景觀。
壺穴的形成有兩種,一種是地下水的出口,地下水在飽和的狀態時,便會從岩縫中滲出,久而久之就將岩石裂縫溶蝕成一個個的洞穴,大雨過後,有時還可觀察到一條一條水柱從岩洞中湧出,這即是「湧泉」。另一種形成的原因是立霧溪水侵蝕出來的。立霧溪在發育的過程中,湍急的溪水有時受到阻礙便形成漩渦,漩渦水流帶動河沙,不斷淘蝕岩壁,經長久的歲月後就形成壺穴地形了。
如何分辨這兩種壺穴呢?一般而言,經立霧溪水淘蝕所形成的壺穴,開口幾乎都朝向上游;而地下水溶蝕而成的壺穴,其開口大致都是朝向下游。資料來源:太魯閣國家公園官網



燕子口的壺穴



燕子口的經典畫面









印第安酋長岩
從靳珩公園觀景平台朝立霧溪對岸望去,有一巨大的大理岩突出於立霧溪中,仔細觀察巨石,儼然是人像的側面,眼凹、鼻樑、下巴、酒窩都清晰可辨,加上上方稀疏著生的植物,二者搭配一看則像是戴著羽冠的印地安人,維妙維肖,著實令人稱奇。
這並非石雕家所創作,而是立霧溪水歷經久遠的歲月所雕琢出來的。立霧溪水有如雕刀般,在立霧溪中創作出許多令人嘆為觀止的作品。資料來源:太魯閣國家公園官網
我們走到靳珩公園休息一會兒,天氣有點悶熱,決定往回走。(結果回家後一查才知道燕子口步道還沒走完,才走一半的路而已)不過這步道走起來有點不太舒服,因為沒有人車分道,連遊覽車都可以開進來,走在上面一方面要當心後面車子會不會靠過來,還要吸車子排出來的熱氣跟廢氣。回到公車站牌,等著下一班公車,準備前往九曲洞步道。

遊記完成於 2019-08-08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