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日 星期三

重遊紀州庵

上次造訪紀州庵,是去年(2015) 8月5日的時候。記得那一天帶著夫人跟孩子們一早搭捷運出門,來到紀州庵時,發現這裡10點以後才開始營業。當時孩子們由於要趕回去參加游泳課,所以只待了一會兒就回去了,獨留我一人再此地繼續拍照。(詳見 2015-08-05 台北遊記 - 紀州庵文學森林

今日又到了放風的時間,孩子們已經考完試,因此夫人可以比較放心地陪著我一起出門而沒有趕回家的時間壓力。出門前還舉棋不定到底要去哪兒(北投或者紀州庵),最後選擇車程比較近的紀州庵。

20161102-DSC00471
同安街今日白天還不難停車,只是 google 導航亂帶路,差點逆向行駛。車子停妥之後,我們便緩步前往。這幾天因為東北季風的關係,氣溫轉涼了,下車就可以感受到明顯的寒意。

20161102-DSC00468

路過一間澎湖傳統料理店,建築物看起來破舊,但招牌卻是嶄新。要不是已經決定中午在紀州庵用餐,不然此店倒也可以品嚐看看。

20161102-DSC00469

用裝湯圓的盒子種小苗,夫人覺得很有趣。

20161102-DSC00470

這是紀州庵文學森林「新館」的部份。新館目前的用途,一樓是文創書店跟茶館,二樓則是展覽區,三樓是講堂。

20161102-DSC00475

這是入口附近的露天咖啡座,目前看起來是休息的狀態。

20161102-DSC00477

文創書店的櫥窗。窗上的文字重寫了。書店內的擺設跟一年前也不一樣。不過,上回有拍過這種文青風格的書店裝潢,此回重訪已較無感,再加上店內現多擺放文創商品,拍攝的動作不知道會不會觸犯智財權,因此就略過不拍了。

20161102-DSC00479

有看到網路照片是從上方的角度往下拍紀州庵古蹟。因此我到三樓拍拍看,沒想到要從三樓的人文講堂裡面往外拍才行(人文講堂沒開)。不得已只好從二樓的樓梯間,隔著玻璃拍古蹟建築,也算是隔靴搔癢一下。

20161102-DSC00531

另外一個角度

20161102-DSC00534

新館門口有一長椅,在此稍歇的遊客似乎不少。

20161102-DSC00481

這個想必是當初料亭的正門口。現在把入口設計成由屋側的無障礙設施進入。

20161102-DSC00493

典型的日本建築。大廳為榻榻米,四周為緣廊。

20161102-DSC00495

由窗櫺往外看到對面新館的門口。長椅上換成女士們聊天的地方了。

20161102-DSC00496

大光圈鏡頭營造一下朦朧的美感。 借此遙想當年日本料亭時代,賓客在此熙來攘往的盛景。

20161102-DSC00710

緣廊上的掛飾

20161102-DSC00497

媽媽也帶著學步中的小兒來此地遊玩。

20161102-DSC00500

看到這麼大片的榻榻米,我就想起北投的溫泉博物館。此處名為「大廣間」

20161102-DSC00681

窗口邊的擺飾,也頗有意境。

20161102-DSC00508

展示間的擺設有稍微變化,這個模型屋上次來沒有看到。

20161102-DSC00511

這些老人家正在聚精會神的不知道看什麼....

20161102-DSC00512

原來正在欣賞紀州庵的導覽影片。話說回來,上次來參觀的時候,電視機旁的那一扇門沒有打開,整個空間就顯得比較封閉。

20161102-DSC00532

這是今天中午用餐的地方 ,一開門就詢問過可否先訂位,沒想到週間訂位居然全滿,只好先去他處參觀,然後提早來搶現場的位置了。

20161102-DSC00513

這裡提供點心、茶飲也供餐。

20161102-DSC00514

其中限量供應的簡餐,以文學家的私房菜為號召,頗有新意,讓人有咬文嚼字的文青感。

20161102-DSC00515

OL也抽空來品嚐一下文學家的私房菜。

20161102-DSC00716

泰式海鮮椰汁雞飯。

20161102-DSC00722

仙草雞 / 七層塔炒蛋酒。綜合來說,我覺得這兩道菜都還不錯,我吃了一晚飯之後,覺得還不夠,又添了一碗。

20161102-DSC00535

飯後在公園內稍微散步一下

20161102-DSC00734


後記:
1. 回頭看去年的遊記跟照片,發現去年造訪當天的天氣還不錯,可是修出來的照片顏色風格卻不怎麼統一,這個有部分這次有再加強了。
2. 回顧過去這一年多的旅遊記事,發覺一個奇特的現象。國民政府播遷來台之後到現在,中間歷經一段號稱經濟起飛、台灣錢淹腳目的榮景,可是到了這個時代,我們可以發現值得回味、具有代表性的歷史建築,竟然都是日本治理台灣時期所建造,國民政府時期的代表性建物,多半具備某些特定政治目的(比方說陽明山中山樓、台北市中山堂)。這背後的原因,就不在這裡深究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