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

東北角遊記 - 野柳(一)

野柳 女王頭

女王頭是野柳著名的地標。可是因為自然風化侵蝕的作用,女王頭頸部已經變得十分細弱,估計約不到15年即會斷落。若一旦遇上了大地震、強風,女王頭很可能就會因而直接斷落。

造訪野柳,已經是前年11月(2014/11)的事了,最近又去了幾趟台灣東北角,因此把東北角的風景一起整理,順便把野柳的遊記寫一寫。

(備註:本文中底色淺黃之文字,均引用自野柳地質公園官網,引用文字版權均屬野柳地質公園所有,以下不另特別聲明)

這天早起去拍了萬里的拳頭石(請見東北角遊記 - 萬里拳頭石拍日出),之後到龜吼的海岸稍微逗留,早上八點半左右,我的車子就已經在野柳地質公園外的停車場停妥(還滿早的XD)。不過一到遊客中心的門口,發現觀光客已經不少,更有許多團客集合準備入園參觀。

DSC01847-1

DSC01848-2

先來一張野柳地質公園的地圖(來源:野柳地質公園官網



由圖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野柳地質公園完整的呈現的地表的岩層受到自然海水風化的影響。其中最著名的女王頭、俏皮公主等,均屬蕈狀岩。

20141105-DSC01850

入口處

DSC01851-3

俏皮公主

俏皮公主已經成為女王頭的繼承人了!!奇怪的是,我在網路上看到俏皮公主的照片,是位在蕈狀岩區(底下是岩石而非照片中的砂石),可是照片中,石頭旁的說明看板卻又清楚的說明這是俏皮公主,形狀也長得一模一樣,難道俏皮公主被移位了?原來這是俏皮公主的人工仿造雕像,切~~~

DSC01853-4

野柳地質公園裡,離入口處不遠種植一大片的樹林,四處矗立著蕈狀石,這些蕈狀石似乎是人工仿造品。(這應該是女王頭的仿製品)(體驗石區?)

20141105-DSC01854

20141105-DSC01855

遠處是野柳的單面山及上面的電塔。上面這兩張圖修的不夠好。

來此參觀的某國人民為數不少,但是素質實在是令人搖頭。該國人「特愛」靠著、攀著、碰觸風化岩拍照,即便斗大的標語明令禁止、即便管理人員的口哨聲、制止聲此起彼落,該國旅客似乎恍若未聞,依然故我。報章雜誌屢見該國人民在本國或者出國旅遊表現出低落的素養,今日活生生的目睹,還真令人傻眼。或許每個國家的人民都有素養不佳者,以前出國同團遊客也有素質甚差的(還是拿公費出國考察的公務員哩),但觀光客的整體素質猶如蝗蟲過境般,大概也只有該國有這種特色吧。幸好今年年初開始,該國因某些緣故自動減少來台的團客及自由行旅客,對台灣整體來說,可謂是短空長多啊。

20141105-DSC01856

野柳地質公園內可概分為三區,第一區屬於蕈狀岩、薑石的主要集中區。在第一區中可看到蕈狀岩的發育過程,同時也有豐富的薑石、解理、壺穴與溶蝕盤,著名的燭台石與冰淇淋石也位在本區。               來源:野柳地質公園官網 
這是第一區

20141105-DSC01857

20141105-DSC01858

蕈狀岩

野柳的海蝕平台上有兩群外觀似磨菇,上部有一個粗大的球狀岩石,下方是較細的石柱佇立著,這種岩石稱為蕈狀岩。野柳最著名的蕈狀岩便是女王頭。 蕈狀岩形成過程分為三階段:  
  • 岩層間有兩組破裂的節理,大致垂直於海平面,於是海水容易沿著節理侵蝕,而形成一列列類似柱子的岩柱。
  • 岩柱的上層是含鈣質的砂岩層,比下方的岩層較堅硬,在同樣的海水波浪、季風及烈日等共同因素作用下,發生了差異侵蝕,上方鈣質的砂岩層較耐侵蝕,而下方的岩柱較容易被侵蝕,久而久之,形成上粗下細的蕈狀岩。  
  • 蕈狀岩受到持續的板塊擠壓作用,逐漸隆起而脫離海水面,一旦脫離海水面受到不斷進行的風蝕、雨蝕等大自然作用,便慢慢形成現在所見的蕈狀岩,而且會繼續接受大自然的雕塑。
蕈狀岩的發展過程:
依蕈狀岩頭部、頸部的差異狀況,可將他們分成三類:地勢較高的「細頸形」、中間的「粗頸形」以及地勢較低的「無頸形」。許多細頸形的蕈狀岩石因負荷上部大岩塊的支撐力較弱,若遇地震或是颱風暴浪,則有瀕臨倒塌的危險。 蕈狀岩受到風吹、日曬、雨淋之後,會慢慢被侵蝕成各種形狀。大致的過程便是由原來的鈣質砂岩中,形成無頸狀,繼而被侵蝕成粗頸狀。隨著時間過去,再被侵蝕成細頸狀、乃至於因無法支撐蕈狀岩頭部而成斷頭狀。如果在細頸型的頸部,無意中的觸摸膠結不良的沙粒,會使砂礫因而掉落,加速演育成斷頭狀。


20141105-DSC01860

這才是俏皮公主的本尊啦!(現在還是粗頸形)
與女王頭成因一樣,野柳地質公園經理謝牧鄉說,「俏皮公主」於2010年1月因岩石節理崩落,剝裂面酷似年輕版綁馬尾的公主,許多遊客都認為「俏皮公主」是女王頭分身,相似度達70%。
20141105-DSC01862

這是一群無頸形的蕈狀岩,位於地勢較低的地區

20141105-DSC01863

細頸形的蕈狀岩,旁邊散落的,難道是斷頭狀的蕈狀岩嗎?

20141105-DSC01864

遠處有一排粗頸形的蕈狀岩
風化窗
岩塊的表層在風化作用差異侵蝕下而呈現窗櫺狀的外形。凹陷的外形扁平,一片片地鋪攤在表面,讓表面滿是大小不一的坑洞,猶如在地上開的一格格小窗戶,風化窗之名便由此而得。
20141105-DSC01865

薑石
岩層中含有不規則結核,當結核周圍較軟的質地經侵蝕後凹下,使得較硬的結核露出地表,接著再經風與海浪侵蝕,形成飽經風霜的粗糙外表。薑石表面縱橫交錯的紋路,則是當結核還深埋在地層中時,因地殼擠壓所造成的破裂面。這些類似老薑根節的紋路,在地質學上稱為「節理」。因粗糙的外表,再加上灰中帶黃的色澤,與做菜用的老薑十分相似,所以稱做薑石
野柳地區含有薑石景觀的岩層厚度大約在50公分左右,從海岬的東北端延伸到西南端,呈連續的帶狀分布;由於地層傾斜,在海岬東北段的海崖上以及海蝕平台上都可以看到。

20141105-DSC01866

此處的薑石下方,有美麗的風化紋
風化紋
在許多地方,常可以看到岩石的表面,尤其是在有裂縫的地方,有著如圖畫般的褐色花紋,這就是一般所稱的風化紋。野柳地區的風化紋,圖案之美,渾然天成,實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欣賞價值極高。
自然界中的水和空氣,常常會沿著岩石的節理進行風化作用,若水中或岩石內含有鐵的成分,在長期風化作用的結果之下,鐵質成分會氧化而生成氧化鐵,顏色也轉為褐色或咖啡色,氧化作用越完全,風化紋的顏色也越深。
有時風化後的氧化鐵會和旁邊岩石內的小沙粒,或是其他物質再結合、膠結,使得硬度變大。若硬度大於周圍岩石,則會突出形成小脊;反之,則會下凹甚至有些會在裂縫處,沉澱出許多含鐵的化合物,各有不同的變化。

20141105-DSC01867

蜂窩岩
堅硬的岩石上因差異侵蝕、風化而布滿大大小小的坑洞,猶如蜂窩一般,即稱為蜂窩岩,例如蕈狀石的頭部就是一種蜂窩岩。


20141105-DSC01868

鯉魚石及燭台石
燭台石
公園內最奇特的小地景,燭台石略呈圓錐狀直立於地面,直徑約在0.5~1公尺之間,上細下粗,頂部中央有含石灰質的圓形結核,周圍有環狀溝槽,如同蠟燭台一般。 燭台石的形成分為三階段:

  • 露出燭火:燭火其實就是岩層中的一顆球形結核,顆粒並不大。由於結核比周圍的砂岩堅硬,較能抵抗海水的侵蝕,因此當海水侵蝕掉砂岩時,球形結核便微微突出於地面。

挖出溝槽:海浪打在結核上,很自然的會圍繞著結核四周流動,於是便逐漸侵蝕掉結核周圍的砂岩,向下挖出一圈溝槽,圓球狀的結核便漸趨成型。

  • 切割出燭臺:由於結核外圍有一帶環圈,十分堅硬,因此海水便依著這個環圈的形狀向下切割、侵蝕,漸漸雕出圓錐狀的外形,「燭台」便巧妙而生。時間一久,燭台被海水越雕越修長,完成了一座唯妙唯肖的燭台石。

野柳當地有一俚語描述燭台石附近的景觀:「石鐘、石乳、鯉魚逆水、老鼠吃貓乳(台語)」,石鐘是指最左邊的燭臺石,狀似一口大鐘倒置於此;石乳是指若不看最右邊的燭臺石,另外兩顆的形狀,如同女性乳房一般;鯉魚逆水是指當海岸邊風浪大時,浪花自鯉魚石背後濺起,猶如鯉魚自大海中逆流躍出一般;老鼠吃貓乳則是形容當地多暗礁、海浪強大,每當東北季風來臨時,此處紫菜及髮菜生長特別旺盛,但岩石相對也特別濕滑,相當危險。早期當地居民因生活困苦,常需冒險到此處採紫菜及髮菜以補貼家用,就像老鼠偷吸貓奶充飢一般,換取生命的延續。
20141105-DSC01869

另一個角度,下方是所謂的「溶蝕盤
溶蝕盤
在海蝕平台區,面積較大的平坦窪地上經常蓄積海水,導致岩體發生溶蝕的現象,造成一片盤狀的平淺凹陷區。溶蝕作用包括了岩石內礦物與海水的化學作用及重複乾濕、鹽結晶風化等所造成的岩屑剝離作用,有時候也會有鈣質沉澱在盤底,形成較堅硬的一部份。

20141105-DSC01871

冰淇淋石

20141105-DSC01872

薑石

20141105-DSC01873

20141105-DSC01878

蕈狀岩群

20141105-DSC01879

海蝕平台

待續.......
下接東北角遊記 - 野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