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7日 星期日

台北遊記 - 台北中山堂

今年的冬季看來天氣陰冷居多,雖說是暖冬,但出太陽的日子極少。好不容易投票日出了個大太陽,以為隔天也一樣會是個好天氣,沒想到一早起來又下雨了,只好找個室內行程闔家來逛逛。

中山堂去過幾次,沒有特別拍過照片,這次會來也是因為剛好停車在這邊的停車場而順道參觀。

中山堂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是臺灣第一個會展建築。其落成於日治時期的1936年11月26日,當時稱為臺北公會堂,為日本知名建築家井手薰的作品。1945年,接管臺灣的國民政府將公會堂更為現名,亦通稱臺北中山堂。1992年1月,該建築被中華民國政府認定為國家二級古蹟。.....

臺北公會堂寬60公尺半,側深達113公尺,共有四層樓,該建築面積共達4000平方公尺左右。而這建築又是由集會堂與餐廳兩部分組成。其中「集會堂」內分兩層,上層與下層合計共觀眾席2056席。因為可以播放電影,在1950年代至1990年代為公教人員免費電影院所在。也曾經是國民大會開會的所在地,到1966年中山樓完工後才改至該處開會。其後面靠中華路一側,是國民大會秘書處的辦公室。.....

1936年完工的臺北公會堂,因面臨全面戰爭爆發初期,因此建築採簡單、明朗設計概念。該建築採取1930年代流行的現代折衷主義樣式,使用鋼骨水泥結構,外表貼由北投窯場所生產的淺綠色面磚,不過兩柱與門面,仍有古典圖案之裝飾。

另外,公會堂特色為採取臺灣難得一見的中東阿拉伯拱窗及臺灣陶瓦,而運用北投窯場面磚貼出的各種多端變化花紋則是另一項獨具特色。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DSC02495

中山堂廣場旁有一「清臺灣巡撫衙門舊址碑」,設立的由來可參考維基百科

DSC02946-1

中山堂的前廊

中山堂正面入口門廊,首開風氣之先,採人車分道之安全設計。汽車道居前,以「中村式人造石塊」為建材,正面為弧形三拱圈,柱身崁有壁燈、作工精細;其次為行人專用道,以人為主體規劃,乃現代人本建築精神之呈現。現因安全考量,車道規劃為行人徒步區。』資料來源:台北中山堂管理所官方網頁

DSC02947-1

DSC02948-2

中山堂大廳

大廳天花板為回教風格之穹窿造型,飾以幾何圖案,柱頭裝飾在民國六十年(西元1971)整修時,增加梅花圖案,柱身下半部尚保留原有咖啡小口馬賽克,是當時流行的風尚。』資料來源:台北中山堂管理所官方網頁

DSC02949-3

一樓「中正廳」

大會堂為當時最大室內集會場所,其空間設計可容納二千餘人。自昭和11年(西元1936)12月27日落成以來,始終為臺灣地區重要之藝文展演活動場所。』資料來源:台北中山堂管理所官方網頁

DSC02950-4

一樓到二樓的梯間

DSC04712-1

二樓兩側,目前正在進行「花顯台灣」系列活動

DSC04713-2

二樓的「光復廳」。今天剛好有「2016 小燈猴玩書法」的活動,不過由於預約人數已滿,現場候補需要排隊,再加上時間的關係,所以沒有參加。

光復廳係採二層樓挑高,四週尖弧形窗戶與二樓迴廊矮牆裝飾馬賽克均為回教風格。此為高級宴會場所,設座位可容納500人,不設座位可容納1000人,四周環繞十六根柱子,莊嚴氣派。』 資料來源:台北中山堂管理所官方網頁

DSC04714-3

DSC04715-4

DSC04722-11

二樓的走廊

DSC04716-5

透過窗戶往外看,此時雨勢仍然未曾稍歇。

DSC04718-7

三樓「台北書院」茶坊。下午一點半才開始營業,現在休息中。

DSC04717-6

DSC04719-8

牆上的銅雕為鎮堂之寶-「水牛群像」

臺灣第一位雕塑家黃土水「南國(近人稱「水牛群像」)浮雕。黃氏係艋舺人,東京美術學校科班出身,1920年以「山童吹笛」入選日本第二屆帝展,為臺灣首位得獎人,「水牛群像」為其生平最後遺作,更突顯珍貴地位。本浮雕長555公分,高250公分,屬罕見大尺寸創作。作品以熱帶植栽香蕉樹、臺灣水牛、戴斗笠裸身牧童,形成南國風情。開風氣之先為臺灣公共建築之藝術裝飾作品。黃氏逝世後,其夫人黃氏廖秋桂女士將之移贈中山堂,嵌置於中山堂光復廳前壁,永久留存,供民眾欣賞,堪稱鎮堂之寶。』資料來源:台北中山堂管理所官方網頁

DSC04720-9

隨便拍幾張

DSC04721-10

四樓是「劇場咖啡」,從門口往內看氣氛倒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