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6日 星期一

基隆嶼登島 2023-06-22



一兩個月前,夫人突然問我要不要去基隆嶼。基隆嶼登島的計畫,其實我們已經討論了好幾年。連去年到基隆阿拉寶灣拍日出的時候,也有提到說改天要去基隆嶼登島。所以問我的當下,二話不說的就答應了。夫人也連忙上網去預約登島,敲定這個端午連續假期。事前的預約跟聯絡都是夫人處理的,真的感謝她。

這天天氣還不錯,我們一早七點多出門,抵達碧砂漁港大概八點出頭。



停好車走到集合的地點,其他的同行遊客也抵達的差不多了。原本我們預約的時間早半個小時,但是因為人數不太夠,另外一團旅行團的遊客比較多,所以船公司把我們湊在一起,讓我們搭大一點的船。  


這一團的人數頗多,老中青都有。



我們今天坐的船是後面那一艘「玉龍捌號」,又稱「名隆號」


海上風平浪靜,我們原本坐在二樓賞景,夫人提議到船頭看看,才發現快靠岸了,只好退回船尾。



遊客都上岸之後,接駁船又開回去,準備載下一趟的遊客。



連綿的山丘「巨龍石」。黑色的地方像眼睛,白色的地方則像鼻子。後面連綿的山丘就是胖胖的身體。

基隆嶼又稱基隆杙,為日治時期基隆八景之一,稱為「杙峰聳翠」,距離基隆只有5公里,與棉花嶼,彭佳嶼,及花瓶嶼並為基隆外海四個火山島嶼。從基隆,鄰近的北海岸,東北角海岸線上都可以看到她的面貌;這個長960公尺,寬400公尺,最高處約有海拔182公尺的小島,尖突的島嶼造型,是基隆外海最顯著的地標。
它是一海底火山噴發形成的小島,本身就是一塊岩漿遇海水凝固而成的“火成岩”,在海浪及海風不斷的沖刷之下形成了特別的斷崖海岸景觀,島嶼的四周皆為峭壁,幾無平地,並有許多的海蝕洞穴與岩礁,也因此有火山地質公園的美稱。(資料來源


海水淡化器,島上沒有淡水都要靠海水淡化處理。



島上唯一的廁所,導遊解釋是五星級廁所,也是〝有省錢〞廁所 。



一路上有導遊介紹島上的歷史沿革、各處的文物風景。我有時忙著拍照,沒有跟的很緊。不過倒是記得這地方叫「停機坪」,萬一有需要緊急後送或運送物資時,派遣直升機就是停在這邊。



這個實在難猜,用 google 智慧鏡頭去辨識,竟然會得到好幾種不同的植物,真的難倒我了。(應該是防葵)
由於受到基隆多雨環境與岩石風化影響,植被方面相當豐富,大多數為榕樹,並有野百合、金花石蒜、石板菜、女貞、防葵、萬年松、木槿等植物。目前基隆市政府逐步復育百合,金花石蒜。五、六月份為百合花季;八至九月為金花石蒜花季,每年的這二個季節都吸引不少遊客前來。(資料來源


天氣好,對岸台灣本島的基隆港、協和發電廠的三跟大煙囪,都可以很清楚的看到。



這個應該跟上面我猜的防葵是相同的植物。



這個有查到,叫「基隆蠅子草」



台灣黃堇?



走在「濱海步道」上,欣賞沿岸的景色 -- 「跳石海岸」



島上有兩處小廟宇,一處土地公廟祭拜福德正神,另外一處就是這個「觀音巖」,祭拜觀音。



小基隆嶼



島上的解說牌都設計製作的很精緻,與當地環境相當融合。



接下來爬燈塔步道。突出在燈塔步道上的「青蛙岩」,專心拍照的我還不小心撞到頭部。
在基隆嶼上方還有一座基隆嶼燈塔,但其正確名稱應為“基隆島”燈塔,當初是為了彌補野柳燈桿與鼻頭角燈塔光程之不足而增設,興建於西元1980年,塔高12.3公尺,燈高189.3公尺(全台次高),光程13.8浬,為黑白相間垂直條紋,鋼筋混凝土建構之八角形塔身,是台灣最早使用太陽能發電的燈塔。(資料來源


燈塔步道前半段舖設棧道,轉折狹窄陡峭只容兩人側身通過,但是每每回頭望去的景色,都讓人心情舒暢。
燈塔步道長約730公尺,由海平面垂直陡升182公尺。今天走燈塔步道,有不少的遊客都半途而返。其實陡升的部份幾乎都在前半段,後面三分之一走在稜線上緩升,中間有個涼亭,可以稍微休息一下。不過下山時,看到一位爸爸帶著一個4-5歲的孩子,那孩子可能已經爬到很累已經在哭鬧了,爸爸還不想放棄,就拉著孩子繼續爬,這個就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燈塔步道上回望基隆本島,遠方的煙囪是協和火力發電廠。左下方就是燈塔步道的起登處。



海水湛藍清澈,風景秀麗。 跳石海岸跟小基隆嶼相對而立。



休息平台下方有狀似小狗的「狗頭岩」





燈塔步道經過中間的休憩涼亭後,轉為自然岩石石塊交錯的鋪面,加上坡度更不好爬,要小心腳步避免扭傷。
這趟爬下來也真夠操的了,我身上背了兩瓶礦泉水,外加相機鏡頭跟兩台手機,重量著實不輕(不過跟人家專門在登山的相比就小巫見大巫)。爬坡時還在心裡想著,下次出門就不要帶這麼重的裝備了,真是找自己麻煩。可是回家後看到美美的照片,爬坡的辛苦回憶就跟著小腿腓腸肌中堆積的乳酸,慢慢地消失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