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午,夫人提議到最近開放的國立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參觀。
1918年5月鐵道部廳舍第一期完工,取代原本使用的清代機器局四進衙門,由鐵道部下屬各課室使用。鐵道部廳舍為磚木構造,外廊樓板採用鐵軌混凝土構造。正面以兩座塔樓塑造主要入口意象,一樓順著路口轉角設計圓弧造型,並於兩側各設三根古典柱式。二樓為雙柱支撐的兩米陽臺外廊,單斜屋頂上置大型老虎窗,一樓大廳以弧形天花板及柱列界定空間,由木作中央樓梯至二樓,室內多處天花板及牆面以灰泥雕塑裝飾,並採用臺灣少見的橢圓形天花板。參考資料
沿著忠孝西路,我們走到延平北路一段交叉口的大門位置。
國定古蹟臺灣總督府鐵道部位於忠孝西路、塔城街、鄭州路、延平北路間,屬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管轄。1884年臺灣巡撫劉銘傳聘請英國與德國顧問,於淡水河碼頭內建造機器局,組裝槍砲彈藥及鑄造貨幣,內有鎔鐵所、鍛工場等。1895年日本軍方接收機器局,改為臺北兵器修理所,製造並修理陸軍所管兵器,可製造彈丸、信管、小銃丸及藥筴、船舶、鐵道鐵橋等,之後改稱為「臺灣砲兵工廠」,1900年由陸軍省移交鐵道部,同年改為「臺北工場」。1908年臺灣西部縱貫鐵路開通,鐵路交通運量與車輛維修需求大增,1909年臺北工場向東擴張,新建車輛修理工場、塗工場。1915年起拆除基地南邊原有建物,1918年新建鐵道部廳舍,與臺北工場並存,成為南廳舍、北工廠配置,直到1934年臺北工場搬遷至松山(今國定古蹟「臺北機廠」)為止,街廓內原有將近四十棟建物,歷經2005年興建捷運以及2013古蹟修復拆除不保存者,目前尚餘十棟,其中包含八處法定文化資產。參考資料
疫情的關係,一進入大廳就嚴格的執行實名登記、戴口罩、用酒精消毒雙手,並且區隔動線。在台博館官網上面描述著這裡:一樓大廳以弧形天花板及柱列界定空間。
門票設計的很可愛,使用刷QR code的方式進入館內。
可以通到二樓的木作中央樓梯
室內展區竟然有懷舊車站
這間廳室我覺得是整個建築裡最特別的一間。第一,它剛好位在大門的正上方,第二,採用臺灣少見的橢圓形天花板。我私底下猜測這裡以前應該是長官的辦公室。
禁止通行的中央樓梯。(由二樓往下拍)
這裡有不少展室都適合帶孩子來體驗,這些孩子都玩的不亦樂乎。
這個房間的窗戶往外望,剛好可以看見北門。
八角樓男廁。建於1919年,為磚造一層樓歷史主義風格建築,因職員以男性為主,因此只設置男廁。屋頂砌石板瓦,主結構為鋼筋混凝土中空八角柱,上方為通風口,和外牆間由八根鋼筋混凝土樑相連接,宛如一把撐開的傘,八個小便斗圍繞在八角柱周圍,有門便所則分佈於八角形的的兩個邊,每個邊有兩間共四間,便所後方配置便於清除的戶外化糞池。外牆以洗石子、牆面分割線來表現仿石砌的古典風格。參考資料
右方在以前是「電源室」,現在改為餐廳。左方以前是「工務室」。
工務室。興建年代應為1934年臺北工場遷出後,為洋式風格木造單層木造建築,長約44公尺,立面開窗佔牆面八成,強調室內採光。最早為工務課庶務係及改良課長室,其後歷經三次以上隔間牆增改建,最下端為鋪設防蟻混凝土地基、中間為雨淋板及灰泥牆體與門窗開口,屋頂形式為四坡水,鋪設棧瓦。參考資料
右方的增建建物,以前為「食堂」
食堂。由「職員食堂」與「經理課會計係辦公室」兩棟建築組合而成,職員食堂建於1932年,為木造二層洋式建築,設計者不詳,可能是鐵道部工務課設計,也可能借調總督府營繕課技師栗山俊一,紺田隆太郎承造。經理課會計係辦公室建於1941年,同為木造二層建築物,設計者與營造者皆不詳,以樓梯與走廊連接廳舍及食堂。食堂屋頂金屬托架做工精緻,屋身木料多為二度使用其他拆卸建築的再生木材,室內天花板及屋樑外表採用英式工法拉毛質感,一樓外牆使用拼接式德式雨淋板為其特色。參考資料
補一張夜間的照片
後記:國立台灣博物館有好幾個館區。先前嘗試要寫其他館區的遊記,但後來都作罷。原因是我只是喜歡拍照,然而博物館的重點還是在於它的內涵(館藏),要一一介紹館藏倒不如自己來親身體會來的深刻。這次會寫出台博館鐵道部的遊記,其實原因不外乎它是歷史的建築,有其特殊性存在。
後記:國立台灣博物館有好幾個館區。先前嘗試要寫其他館區的遊記,但後來都作罷。原因是我只是喜歡拍照,然而博物館的重點還是在於它的內涵(館藏),要一一介紹館藏倒不如自己來親身體會來的深刻。這次會寫出台博館鐵道部的遊記,其實原因不外乎它是歷史的建築,有其特殊性存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